新中式烘焙凉透了吗?
//来源:餐饮深观察(ID:canyinsgc) //作者:语嫣,编辑 :奥淇,设计 :黄李辉
1、烘焙赛道融资情况
2、新中式烘焙品牌发展现状
3、新中式烘焙发展趋势
新中式烘焙热度不再
图片来源:墨茉官方微信公众号
新中式烘焙并没有凉凉
虽然以墨茉为首的一些新中式烘焙品牌热度不在,资本对这个赛道开始冷淡,但并不意味着新中式烘焙就凉凉了。
(1)部分新中式烘焙品牌在逆势增长
观察君发现,仍旧有一些品牌呈现逆势增长之势。
比如泸溪河,2013年创立于南京,主打桃酥、面包、蛋糕等中西式烘焙产品,据红餐大数据,目前已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南京等开设门店360+家,目前泸溪河的门店规模在新中式烘焙领域独占鳌头。其2021年全年开店约130家,今年1~10月已经新开店100+,而且均为直营门店。
图片来源:泸溪河官方微博
其次,便是拥有280+门店的台峡糕点,是一家中西结合的连锁糕点品牌,2018年在济南开出首店。之前一直藉藉无名,但最近一年开店较快,且主要以加盟模式为主。其2021年新开门店130多家,2022年1-10月新开了约100家门店,可以说几乎其所有门店都为近两年所开。
另一家开店速度较快的是东更道点心,也发源于济南,“东更道”的名字很有济南特色,据了解,东更道与西更道为原“德王府”两侧南北街巷的打更道。很多人乍一听还以为这是一家百年老字号,实际上,该品牌所属公司为济南东更道商贸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8年11月。
目前,据红餐大数据,东更道在山东、河北等地已有100多家门店。而其在去年年底只有20多家店,品牌计划2022年新增门店100家。
山东商报报道称,东更道的起势有赖于将品牌定位更改成新式中点,推出麻薯、肉松小贝、芝士脆等新品,而在此之前它叫“东更道鸡蛋糕”。此外,其能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小红书、微博网红们的推广“种草”。
图片来源:东更道官方微博
此外,还有詹记和鲍师傅,也都在稳步扩张。
詹记于1999年创立于安徽合肥,2020年开始加快扩张步伐,2021全年开店约50家,2022年1-10月开了约30家新店。据红餐大数据,目前约有160多家直营门店,不过绝大部分都在安徽省内。
创立于2004年的鲍师傅,此前因爆品“肉松小贝”而走红,得了“初代网红”的称号,目前红餐大数据显示其有130多家直营门店,2021年扩张了40+家新店,今年稍微放缓了扩张速度。
还有去年获得融资的天津老字号品牌祥禾饽饽铺,原本藏在巷子几十年里不为人知,2015年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播出后,开始受到关注。2019年,在抖音电商上再次走红,一个季度的营收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收入。
目前整体门店规模仍较小,只有20多家门店,但融资后,今年的开店速度比去年快了一倍。
(2)增长品牌都具有一定历史或实力背景
梳理到这儿不难发现,那些仍稳扎稳打的品牌多是老品牌,泸溪河、詹记、鲍师傅、祥禾饽饽铺等品牌的历史均超过了十年,有的甚至超过二十年。
同时,鲍师傅、泸溪河、詹记都属于“江西帮”(中国面包之乡就位于江西资溪),创始人均为传统糕点的手艺人出身,祥禾饽饽铺目前的掌门人杨明已是中式宫廷糕点第四代传人。
这类品牌的共同点是,产品力、供应链、企业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和经验,因此,品牌“穿越周期”的节奏似乎更加从容。
图片来源:鲍师傅官方微博
东更道虽然成立时间较短,但实际上背后也有实力雄厚的餐饮公司做支撑。据悉,孵化东更道品牌的主体其实为上海半天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,旗下半天妖烤鱼目前在全国已发展约1200家门店。
有媒体报道称,其创始人耿元善,擅长管理连锁餐饮体系。耿元善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的扩张理念,“半天妖也不是到一个城市一开店就很火,很多时候第一家店生意一般,多开几家,生意就好了。”
他认为,密集开店,才能击穿品牌阈值。这样的理念,或也将落实在今年誓要拓店百家的东更道的发展路径上。
据山东商报·速报新闻报道,除了研究烤鱼和糕点,耿元善还担任了7家泰安华莱士快餐店法人,与华莱士品牌创始人华怀庆交好。不难推测,东更道的合伙人模式或师从华莱士。
可以说,上述品牌之所以逆势增长,乘上了“新中式点心”的东风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自身实力也能跟上,只有内功匹配开店速度,增长才有持续性。
而这些品牌的逆势发展也说明,新中式烘焙的市场还在,消费需求仍在。
美团龙珠创始合伙人朱拥华曾分享了一组数据,中国有48万家烘焙店,其中5万家是中式烘焙,但它们的营收不容小觑——仅南北稻香村合起来近千家店一年营收就有100亿元。而且这个赛道年均复合增长15% ,他预计2025年国内烘焙市场能有3600亿元,2030年能做到5000亿元。
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,品牌若遭遇发展瓶颈或需多从自身找找原因。
谁能引领新中式烘焙的持续增长?
综合保持增长的品牌特点,以及今年资本在烘焙领域的投资方向,大概就能捕捉到新中式烘焙的一些发展趋势。
(1)产品力仍是烘焙品牌立足的底层实力
观察君认为,在当下竞争激烈、消费降级的市场环境下,烘焙品牌的产品实力主要应体现在爆品能力和性价比两方面。
首先来说具有差异化的爆品(研发)能力。
当初鲍师傅走红靠的就是肉松小贝,毫不夸张地说,小贝类产品是鲍师傅的灵魂所在。早在2020年,鲍师傅年度数据就显示,小贝蛋糕一年销量就突破了一亿个。
多年来,这一王牌单品成就了鲍师傅的江湖地位。在鲍师傅开启电商布局时,粉丝呼吁最多的产品就是海苔肉松小贝。
图片来源:鲍师傅官方微博
鲍师傅曾推出子品牌“好福道”,不再销售明星产品肉松小贝,新增传统中式糕点,比如原味枣糕、奶香桃酥、小米桃酥、黑米桃酥等新品,然而市场反馈并不好,还未等到正式官宣,多家门店就停业了,鲍师傅才又将重心重新转移至主品牌上。
这也能从侧面说明,没有招牌产品或者爆品,基本就无法支撑一个新品牌的立足。
鲍师傅的肉松小贝、泸溪河的桃酥、祥禾饽饽铺的奶酥、东更道的鸡蛋糕……这些单品构成了每一家网红糕点店的最核心吸引力。
本轮国潮烘焙代表品牌墨茉、虎头局之所以迅速走红,也因他们采取了爆品打法。墨茉以口感丰富的鲜乳咖啡麻薯“种草”年轻人;虎头局凭借麻薯老虎卷和QQ提子麻薯名声大噪。
打造爆品相当于握起拳头出击,让品牌发声更有力。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种草,还是门店单品限购导致的大排长龙,都容易让消费者形成记忆点,便于在短时间内塑造品牌认知。
几个销量高的大单品基本就能保障一家门店的生意。台峡糕点就有一条每家店必须遵循的卖货法则——力推三款招牌产品,为此专门为这三款产品设计了固定的营销话术。因为招牌产品毛利高、出货快、产品(品质)过硬。
事实上,通过爆品立足市场早就是烘焙界的不二生存法则。毫无疑问,继千层蛋糕、脏脏包、肉松小贝等之后,本轮烘焙界的明星产品就是墨茉和虎头局带火的麻薯。
全国烘焙行业的商人大部分来自江西,他们做生意喜欢抱团,什么项目好做就换什么项目,比如桃酥卖得好,就集体卖桃酥,红枣糕卖得好,就集体卖红枣糕,这样容易形成一种规模产品势能。这也是每过几年就会流行一种新的烘焙单品的原因之一。
爆品有两大元素,既要品质抗打(好吃),又得有差异化。爆品是一个烘焙品牌产品创新能力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。
尤其当下烘焙市场同质化严重,能够不断给消费者提供好吃新鲜的产品就变得尤为重要。但切忌为了上新而上新,满足不了上述两大元素,做了也是徒劳无功。
再来说说性价比。
当下已经过了“野性消费”的时代,“精打细算”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消费趋势,消费前先看点评、抖音等平台有无优惠已成习惯。
虽然零食化、小份装让国潮烘焙看起来亲民很多,但实际上只是小份的单价低了,综合下来并不便宜。
比如泸溪河的桃酥1元1片,一盒10片售价9.8元,鲍师傅是1.4元1片。而其他网红点心店,3片就卖到了8元,一片卖到2块多。
图片来源:墨茉点心局官方微博





据品牌方介绍,此轮融资后,到今年年底,计划扩张至300家门店,3年内达到1000家门店规模。这样的野心背后也是品牌对下沉市场的看好。
结语
参考资料:
1.济南网红中点品牌东更道溯源:出身华莱士的半天妖老板踏足糕点烘焙/山东商报·速豹新闻网